第417节(2 / 2)

太子平易近人,与黄举人彻夜长谈,黄举人被新朋友的才学折服,几个朋友相伴进京,黄举人会试高中,殿试又被点为一甲榜眼,恩荣宴上,才知途中相识的朋友是当朝太子——如果太子殿下没有死于天显六年“宫变”中,和黄大人必然会有君臣相得的佳话!

然而黄大人入仕的第二年,太子殿下放火烧死了东宫上下。

别人说太子殿下患了疯病,自焚而死,当今皇上为了社稷稳固,在仓促中继位。

黄大人自是不信。

可黄大人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官,又能做什么呢?

今上继位后励精图治,明君之相渐显,黄大人找不到今上害死太子的证据,慢慢也压下了心中的怀疑。

太子殿下死后的第十年,章先生带着东宫信物,找上了黄大人。

黄大人当时还训斥章先生疯狂,说章先生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章先生也不勉强,只求黄大人保密。

“大人若还记得与殿下的旧友之情,就请当章某没有出现过吧。”

黄大人到底没有告发章先生,不仅如此,过了几个月后,黄大人还与妻子和离,将妻子赶回了娘家。

又过了两年,黄大人连儿女都一起赶出了家门。

终于,黄大人成了孤家寡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章先生收回了视线,也收回了发散的思绪,对身边人说道:“一个黄大人牺牲了,但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黄大人’,暴君不仁,我们自当拨乱反正!”

第610章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高首辅带着程卿一行人直奔北镇抚司,得知黄侍郎在入诏狱的第一晚就自尽了,自然是不信。

高首辅更相信是锦衣卫刑讯逼供害死了黄侍郎!

说真的,黄侍郎这个人活着时不讨喜,顶头上司礼部尚书都嫌黄侍郎是根搅屎棍。

然而黄侍郎死在锦衣卫手里,所有人都没办法接受。

大佬们再怎么嫌弃黄侍郎都是内部矛盾,锦衣卫害死黄侍郎,文臣们当然要一致对外!

俞显站在那里,挺胸收腹,像一杆笔直的红缨枪,精神奕奕,亦杀气腾腾,并不因为高首辅的诘问而害怕。

“黄侍郎的尸身,卑职已命人收殓,高大人若不信,可请仵作验尸,查清楚黄侍郎的死因。”

文臣们情绪比较激动,高首辅摆手:“随本官一道,先将黄大人尸身接走,正三品的礼部侍郎悄无声息死在诏狱,本官等着骆竣的解释!”

高首辅还瞧不上俞显,甚至都懒得为难俞显!

谷宏泰恨不得冲出去为自家千户大人辩解。

——真的没有对黄侍郎动过刑啊,怎么就没人信?

俞显听了高首辅的话,并不退缩:“黄侍郎自尽,的确出乎卑职预料,但高大人若要用此事去为难骆大人,卑职认为大可不必——黄侍郎是因为罪行败露,无颜面对世人,才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皇上昏迷了,锦衣卫的职能没有停摆。

俞显除了怕程卿误会,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他,因为他是奉皇命在办差!

黄侍郎不自尽也不会有好结果,黄侍郎做的事是“叛逆”。

俞显这样想着,又忍不住看了看程卿。

程卿和孟怀谨站在一起。

黄侍郎说,仰慕先太子风采的人数不清算不尽,锦衣卫不可能把所有人抓起来。

那程卿呢……也是其中之一吗?

俞显不敢深想。

他虽然怀疑程卿和章先生一伙人认识,毕竟没有证据。俞显也不希望找到证据,否则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

俞显情愿相信程卿与章先生一伙人无关。

黄侍郎是两朝旧臣,倾慕先太子,难忘旧主很正常。程卿才十八岁,先太子在东宫自焚时,程卿还没出生,两者不可能有什么关系。

俞显说服了自己,视线从程卿身上一扫而过,又落在了诸位文臣身上。

“锦衣卫办差,只对陛下一人交差,卑职若是办错了差事,将来自有陛下处置。高大人可以请仵作为黄侍郎验尸,但接走黄侍郎尸身一事,请恕卑职无法同意。”

黄侍郎虽然自尽了,罪名却还没有判定。

京城现在的谣言,和黄侍郎脱不了关系!

三品侍郎的尸身和叛逆罪臣的尸身处理方法肯定不一样。

高首辅没想到俞显态度这么强硬,文臣们对俞显破口大骂,锦衣卫们站在俞显身后,双方的冲突一触即发!

程卿快步上前,“高大人,能不能让下官和俞千户说两句。”

高首辅想起程卿、俞显还是自己的孙女婿程珪,这一批人都是南仪书院的同窗,缓缓点头。

“给你一炷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