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荣的目光又是瞧了各家京都勋贵。
她看的出来,这些勋贵们那是眼中满满的不甘啊。对此,玉荣心中笑了。皇帝那儿,玉荣瞧了一眼。
玉荣说道:“圣上,今日册封十二位爵爷,真是谱天同庆。”
“此是喜事。”正统帝也是附合了此话。玉荣又道:“在场的诸位勋贵,不管是自身立有大功,得了圣上的封赏。又或是祖上有功,得了爵位在身。圣上,大草原如此辽阔。不若再开一些恩典给各家的爵爷。”
玉荣说这话时,正统帝的目光在打量了在场的勋贵。
这些勋贵里面有得用的吗?
有的,很真的很少。
一路上的打仗,真得用的还是殿前军、禁卫军。
这些勋贵们真是酒囊饭袋为多。
可正统帝很清楚的,治天下光靠着官僚,那可不行的。若是勋贵得用的话,也需要可以治衡一些。
若不在,要平衡了朝中的势力。
皇家总不能扶了宦官?
宦官势大。
宫中容易出问题啊。毕竟,皇帝可是住在宫里的。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自己的权利与**,皇帝并不想宦官中出现什么权柄人物。
当然,如何勋贵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了。
而皇室的权柄又是势弱时,皇帝还可能扶了宦官。比起宦官,在皇帝眼中,权臣更不可相信的。
权臣,那可能换一个皇朝。
宦官没儿子嘛,那是天家私奴。总归,皇帝想夺回权柄,还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些。
“梓橦之言,也有道理。”
正统帝的目光扫过了在场的勋贵。他在鼓励了这些人,他笑道:“朕打算在诸位勋贵之间推恩。”
“朕有多子,除太子外,其余诸子可承王爵。诸位勋贵也有多子,唯一子承继爵位,朕心有不忍啊。”
正统帝说的这话,说的情真意切的。他可能自己相信了吗?
当然不。
正统帝只是在做秀罢了。
在场的勋贵听了皇帝的话,却觉得有如天籁。
没人是傻子。谁还不懂一些暗示的意思啊。皇帝要推恩,如何推恩呢?
“圣上仁德。”
玉荣赞了一句。
在场的勋贵们就是巴巴的盯着皇帝了。
可盼着皇帝的美意。
可事实呢?
真是如此吗?
天上从来不会掉陷饼的。
如果有,一定会砸死人的。
毕竟,不是谁都能头铁。
至于正统帝的好处,也不是那般好拿的。
这一回,皇家的赏。
很快的传遍了军中。功名但从马上取。人人都知道这一个道理。
可皇帝的赏,给太多了。
说实在的,皇帝拔的功劳,是给的松乏些。在皇帝眼中,那大草原搁着,就像是皇后说的浪费了。倒不若便宜这些勋贵。
至少,这勋贵成势了。那平衡起文官来,更能体现皇家的从容。
反正这些勋贵想在大草原扎根,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至少,这里面最初的本钱要勋贵们自己掏了腰胞的。让勋贵们的底蕴少些,也能让皇家的心中多些安全感。
不过嘛,往后大草原通往大魏京都的一些关隘。
正统帝心中已经在琢磨了,也许更要加紧了防范。防着了,也是彼此心安。
瞧瞧,皇帝就是这般的没有安全感。
大魏朝打了胜仗。
皇家给了赏赐。
各家的勋贵下去,也是各有合计。
那么,那些注定了不可能继承爵位的嫡次子又或者庶子们,这时候,都是各有盘算了。毕竟,这能随军的,就不可能是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