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304 字 2天前

“嗯。”杨彪点点头,转身走开了。荀彧迟疑了片刻,连忙赶上。“冒昧问一句,杨公这是去哪儿?”

杨彪转身看着荀彧,微微一笑。“明天休沐,约了士孙君荣出城一游,陛下不在宫里,我闲来无事,刚刚请了半天假,提前回家沐浴。怎么,找我有事?”

荀彧本来打算和他说说出使关东的事,听了杨彪此言,笑道:“多日未闻长者教诲,自觉鄙陋,不知道是否有幸随杨公听讲?”

杨彪转了转眼睛,笑容在嘴角一展即收。“我是荣幸之至,至于士孙君荣嘛,你自己去说。”

“那就这么说定了。”

荀彧拱手,送别杨彪。杨彪也没多说什么,转身走了。荀彧看着他离开,这才转回来,请天子下车,进了尚书台官廨。天子准备了衣物在此,换上后自行离开。荀彧想了想,又起身出了尚书台,直奔司徒府。司徒府就在宫门外不远,他也不乘马车,步行前往。

……

杨彪验对了门籍,出了宫门,刚刚张望了一下,在对面等待客人的车夫便拥了上来,争先恐后的邀杨彪坐他们的车。虽然杨彪被免职已经一年多,可是在很多百姓眼里,他还是朝廷栋梁,司徒被免只不过是天灾,迟早还会官复原职的。

杨彪掏出一把钱,数出十枚,塞进车夫手中。车夫也不谦虚,接过钱,将杨彪领到自己的车前,殷勤的拉开车门,一扬鞭子,在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中渐渐远去。

杨彪坐在车里,看着车外不时闪过的树荫、人影,想着刚才荀彧的异常表现,眼中露出一丝忧色。他刚刚不惑,耳聪目明,又对荀彧的性格了如指掌,岂能不知天子刚刚就在车中。那句话与其说是提醒荀彧,不如说是提醒天子。他倒不是嫉妒荀彧年少得宠,而是担心荀彧被人抓住把柄。人心险恶,仕途艰险,这宫里更是尔虞我诈,防不胜防。荀彧有王佐之才,如果因为这些事被毁了,实在可惜。

荀彧找我有什么事?不会是和山东有关吧?作为袁氏姻亲,作为杨修的父亲,杨彪清楚自己背负的嫌疑有多大,所以他已经对仕途不报希望。如果不是最近接连发生了几件事,局势敏感,他都打算辞官回弘农老家耕读了。荀彧主动找他,这让他很是意外。

“杨公,到了。”马车停下,车夫敲了敲车门,大声说道。

杨彪一惊,这才注意到已经到了里门。他原本是三公,三公有府,不用单独租房,后来被免职,只是一个光禄大夫,就在宫城附近的戚里租了一个房子。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坐车也方便。

杨彪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衣服,举步进了里门。里正向他行礼,杨彪也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他做过京兆尹,认识这几个人,知道他们是京兆尹府派来的探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他才特地在戚里租房子,既是主动将自己置于监视之中,也谋求一份安宁。知道戚里是是非之地,闲杂人等不敢轻易接近。

走过两个十字路口,杨彪转向西行,经过那座门前有桃树的小院,院门半掩着,曹彰、曹植趴在门口,正向不远处张望,听到脚步声,两人站直身子,恭恭敬敬地向杨彪行了一礼。

“见过杨公。”

“好。看什么呢?”杨彪停了下来,拍拍曹植的脑袋。“最近读了什么书?”

“乐府。”曹植眨着眼睛,一指对面。“那边新搬来了一户人家,好多书啊。”

杨彪顺着曹植的手一看,那家大门紧闭,不细看还真注意不到换了主人。“你看到了?”

“嗯,好多新书,都是南阳印的。”曹植用力地点着小脑袋。“还有最新版的《说文解字》,香香的。”

杨彪心头一动。他知道南阳新印的《说文解字》风靡长安,很多人都买,即使不读书也想备一套,皇皇一匣,纸张是上等南阳纸,手感绵厚,字迹清晰,墨香宜人,被形象的称为书卷气,就算不读内容,拿在手里也是一种非常舒服的享受。不过这书价格不低,每套一金,而且数量不多,都是提前预定的,一般人想买都买不到,他就是因为收到消息迟了,没能买到,只能等下一批货。

“知道是哪位大人吗?”

“不知道,只听说姓黄。”

杨彪记在心里,又和曹植聊了几句,举步向家走去。经过那家时,他留意看了一眼,却什么也没看到,只听到院子里有人的脚步声,但不多,看起来也就是一两个人。杨彪回到家,进了门,却见前院里摆着几个箱子,袁夫人正在安排人将箱子里的东西分类。杨彪看了一眼,有些不高兴。

“又是那竖子派人送来的?”

袁夫人瞥了他一眼。“不是德祖的,是阿权派人送的中秋礼。”她迎了过来,走到大门口看了一眼。“对面搬来一个熟人,你猜猜是谁?”

“谁?”

“黄猗。”

“哪个黄猗?”杨彪愣了一下,突然明白过来。“是他啊,他不是在吕布军中么,怎么搬到长安来了。”

袁夫人翻了个白眼。“看来你是真准备养老了,什么也不知道。天子准备御驾亲征,吕布是骑将,黄猗被孙将军打怕了,不愿随军,辞了吕布军中的事务,要到长安来寻门路。”

“曹家?”

“当然,天子既然要御驾亲征,益州是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丁冲和曹操翻了脸,曹操在宫里缺个耳目,黄猗主动投靠,他自然求之不得。”

第1515章 不如归去

杨彪听得心烦,一甩袖子,向后院走去。进了书房,他一眼就看到了案上的书匣,下意识地加快脚步,走到案前一看,果然是曹植刚刚提到的《说文解字》。他心中喜悦,顾不得洗漱,打开包装,取出一册翻看起来。一口气看了几页,他才注意到自己还没点灯,不免觉得好奇,抬起头,却发现屋里很亮堂,根本不需要点灯。

这时候,杨彪才注意到那扇镶满琉璃的窗户,灿烂的阳光从窗户里照了进来,稍许扭曲的光线将室内照得五彩缤纷,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杨彪眉头紧皱,扔下书,转身出门。袁夫人正好进来,一见他的脸色,“嗤”了一声:“放心吧,这是阿权送的,不会坏了你杨家的清廉名声。”

“我知道阿权嫁了个好夫君,对你这个姑母也很孝顺,可她现在是孙家人,又是妾,不能这么奢侈,要不然将来色衰失宠,日子会很难。她原本是个沉稳的女子,怎么嫁了孙策,也跟着孟浪起来了?”

袁夫人“噗哧”一声笑了。“行了,只听说过有其父必有其子,没听说过有其夫必有其妾的。你想说我那弟弟就说,没必要这么遮着掩着。这些琉璃没你想象的那么值钱,阿权送我们一匣也不仅仅是为了孝顺你这个姑父。她是想让你做个榜样,帮着在长安打开销路。”

“这一扇窗多少钱?”

“市价一万,成本五百不到,不过这是秘密,担心你不肯收才说的,你可别说漏了嘴。”

“利这么厚?”杨彪脸色微变,跟着袁夫人走回屋里,打量着那扇窗户,心里一阵阵的发紧。他出身世家,又做过司徒,知道这些看起来漂亮的琉璃其实充满了危险。荀彧在关中推行新政,大部分是模仿南阳,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跟着南阳来的,南阳造马车,他也造马车,南阳造纸,他也造纸,总之南阳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现在又出了琉璃,利润这么丰厚,荀彧没道理不跟进。

可他要是真的跟进,那才是真的麻烦。按照正常的认识,价格卖一万,成本至少两三千,荀彧仿制肯定也是根据这个目标来,等他把成本降下来,造出琉璃,孙策已经把钱赚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大幅度降价,降到两千以下,孙策还有钱赚,荀彧却要亏得吐血,不仅赚不到钱,之前的投入也全打了水漂。

对经济民生本来就很艰难的朝廷来说,这无疑是在放血。

“怕了?”袁夫人似笑非笑。

“我怕什么?”杨彪强作镇静,心里却有些打鼓。他转了转眼珠。“对了,刚刚出宫的时候遇到荀文若,他听说我明天和士孙君荣出游,也要同行。”

“所以你明天肯定要喝酒,说不定哪句话就把这底价说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