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朕回来了(1 / 2)

逍遥侯 大司空 3410 字 14天前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逍遥侯 1说网()”查找最新章节!

“太后娘娘,崇政殿是什么地方,岂容后院妇人擅入?”

王肯不吃刘洪的那一套,刘洪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他也是极机灵之辈,当即把矛头对准了折赛花。

实际上,王肯并不认识折赛花。但是,折赛花来见薛太后的时候,穿的是正式的大品宫妆。从服饰打扮上,一眼便可认出,她是宫妃。

只是,宫里共有七妃,刘洪并不知道这是哪一个罢了。

“由着你们吵闹,本宫的嘴皮子都说干了,找个儿媳妇来帮着端茶递水,难道也不行么?这还是不是我们李家的天下?”薛太后按照折赛花教的说词,直接就将刘洪顶得面红耳赤。

堂堂今上的生母,以天下养的母后皇太后,竟然被逼得喝口水的机会都不给了,这还是人臣之道么?

折赛花十分乖觉,进殿后一直低垂着脑袋,一声也不吭,倒叫刘洪抓不到把柄继续拿她说事儿。

“王肯。”薛太后见震慑住了刘洪,便按照折赛花的提议,施出了杀招,点了王肯的名。

“小臣在。”王肯快步上前,单膝跪地,静静的听候薛太后的吩咐。

“再有胆敢对本宫无礼的逆臣,许你当场杀之。”薛太后的这句吩咐,令王肯大感振奋,他下意识的提高声调,大声说,“喏。”

李中易掌军,一向忌惮太阿倒持,反伤其主之事。

此前,由於薛太后的斗争经验不足,疏忽了近卫军的支持。王肯就算手里捏着无数的兵马,没有接到薛太后发出的命令,他万万不敢擅自行动。

朝廷禁军的军规森严,皇帝在时听皇帝的吩咐,自是不必说的。

皇帝没在时,听薛太后的吩咐,这是皇帝下的亲笔手谕。

既然薛太后亲口给了杀人之权,王肯完全不介意剁几个狗头下来,借此立威!

奉懿旨杀人,杀了白杀!王肯不仅无罪,反而有鼎定江山社稷之奇功。

王肯的心态也很简单,偌大的江山是皇上带着他们浴血奋战打下来的,皇上的生母还要受这些酸文臣的鸟气,那还是皇上的江山么?

当是时,王肯完全不介意,来个血洗崇政殿!

关键时刻,真正的心腹家臣,不问是非,只问立场,此所谓嫡系也!

殿内的人都是老狐狸了,大家心里都明白的很。

王肯亲自带兵站了出来,代表的是李中易身边最亲信的近卫家臣队伍,彻底的露出了獠牙。

区区两句话而已,便震慑住了朝中的重臣们,令他们不敢在大放厥词,薛太后忍不住瞥了眼一直低眉顺目的折赛花。

嗯,老大看人真准,这个儿媳妇没有选错!

“以吾之见,由吾垂帘听政即可,无须皇子监国,不知诸卿以为如何?”薛太后对折赛花格外的有信心,又抛出了她教的第三句话,提前表明了态度。

李琼一听就明白了,此乃釜底抽薪之计也!

殿里的重臣,都心中有数,薛太后真有魄力,也不至於把她自己搞得狼狈不堪。

显然,这句话是折赛花教她这么说的!

好厉害的女人呐!

薛太后断然摊牌,大殿内的气氛立时紧张了百倍以上,空气仿佛已经凝结成冰。

选择,就两个,顺或逆。

李琼微微一叹,经此一役,就算是皇帝回不来了,折赛花在薛太后心目中的地位,也必然是水涨船高。

“老臣早就说过,太后垂帘听政,乃是内阁及政事堂诸位相公集体商议的结果,这还没几天呢,岂容擅自更改?”李琼带着些许遗憾,带着些许酸涩的情绪,无奈的第一个站出来表了态。

唉,谁叫他的孙女儿李七娘只得了皇帝的宠信,却不被薛太后所喜呢?

今日之事,倒叫折赛花占了大便宜去!

李琼站出来之后,孔昆暗骂一声老贼嘴太快,赶忙捧笏出列,躬身道:“禀太后娘娘,臣以为,两年内再擅议此事者,当为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如今的内阁就三相,首相李琼和次相孔昆都站出来表了态,准首相刘金山倍觉欣慰,也出列朗声道:“臣以为,太后娘娘应当晓谕宫外的群臣,莫要自误,速速离去,方为和光同尘之道也!”

薛太后见真正掌握实权的内阁相公们,不再当墙头草,彻底的倒向了她这一边,不由大为欢喜。

说句心里话,政事堂的虚相们,能够拿到平章军国重事的权柄,和薛太后的刻意提携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李中易在时,政事堂里的相公们,白天坐着冷板凳,晚上听老家的族人来信抱怨。

他们心里的积怨已深,压根没领薛太后的这份大人情,定要推翻了李中易搞的乱政。

归根到底,今天的朝堂争斗,其实是李中易推行惠民抑儒政策的一次总爆发。

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导致矛盾冲早都要爆发的。

与其爆发在了儿子们的手里,不如在李中易这个开国太祖的手上,彻底的解决之。

均田500亩、士绅一体纳粮、重开百科而轻进士科,这三项大政中的每一项,都令儒臣们痛彻心扉,如丧考妣!

在儒臣们看来,李中易的这些做法,都属於典型的倒行逆施,数典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