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内藏库(1 / 2)

逍遥侯 大司空 1943 字 14天前

李中易亲自替老部下抬棺的消息,仿佛是长了翅膀的风一般,眨眼间,便传遍了整个开封城。

城里的权贵,以及老百姓们,说什么的都有。有人挑起大拇指,夸赞李中易果是仁义之主;有人则暗暗咒骂李中易,如此擅长邀买人心,果是大奸大恶之辈。

不过,不管外界怎么流传李中易的逸事,在李家军中,李中易的威望,显然比此前更高了不少。

天下万权,兵权至要!

只要军队的向心力爆棚,不管外面怎么样的风云变幻,李中易统统不在乎!

自从当上了执政王之后,李中易尽管很舍得放权,也精简了很多事权给内阁、六部和九卿。但是,偌大的中原,诸事繁杂,李中易处理公文的时间,也跟着越拉越长。

李翠萱、韩湘兰和叶晓兰,毕竟是女流之辈,她们在内室帮着写节略,承担秘书的职责,实际上早就惹来了满城风雨。

很多文臣的话,说的都很难听,什么长此下去,必出第二个武则天之类的警语,已经让李中易的耳朵听出了老茧。

李中易心里很有数,自从他登上执政王的宝座之后,翰林学士院,就由昔日的清贵之所在,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喝茶聊天闲散之地。

这人呐,利益一旦受损,必定会心生不满。外面那些传言,基本都是这些词臣的家人,暗中宣扬出去的。

俗话说的好,打江山易,坐江山难!

这个难,就难在如何平衡各方的势力,将蛋糕分的不至於落差太大,让人完全无法接受!

没有专职的词臣协助处理政务,显然已经不可能了。於是,李中易放出风去,将从翰林学士院内,挑选十名词臣,充当贴身文学侍从。

文武之道,在於均衡,偏废一方,只能大大的误国!

对於文臣集团,李中易也不可能一棍子打死。毕竟,不是所有的文臣,都会卖国求荣。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客,李中易能有今日之成就,法术势兼容且平衡的统驭之道,他自然是娴熟无比。

通俗的说,也就是不能把臣子们都逼成了铁板一块,掺沙子、打棍子和挖墙角的各路手段,缺一不可!

和文臣官僚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妥协,这是必要的。但是,这不意味着,李中易从此就信任文臣们。

权力,必须要制衡,绝不能偏袒某一方。

按照李中易的构想,内阁是一摊子,侍从的文臣是一摊子,还有一摊子其实是他的女人们。

在这个时代,皇权的顺利更迭,其实是重中之重。

俗话说的好,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李中易也不敢保证他就能顺利的活到九十九。

一旦李中易出了大事,整个江山由他的哪个儿子名正言顺,且无可争辩的继承,就成了决定政权和平交接的关键所在。

如今,李中易的儿子们,最大的不过才八岁而已。他若倒下了,显然和周室的主少国疑,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