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归(下)(2 / 2)

百媚生 明月珰 3471 字 2个月前

刘询本就有一肚子的建议,是以也不吊人胃口,“公主此去,若是能小住变长住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当初主公迎娶安乐公主,本就是权宜之计。”刘询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与其将来生变不利安乐公主,还不如放她回去,也算是少伤天和。

安乐公主那样的人,就是刘询也有不忍加害之心,能不自己动手伤天和,又能叫天下英雄知道,冀州和中州并非穿一条裤子,真乃一石二鸟的好事。

沈度依旧沉默。

刘询也不再劝。安乐公主天下绝色,失了这样的美人,哪个男人都会有些遗憾的。

“叫人留意洛阳异动。安乐既然回去了,苏后可能会有其他行动。”沈度道。

刘询点头,他心知沈度这就是在表态他默认了自己的建议。

永安二十六年夏,历时不到半年,沈度终于攻下了龙城,收复了魏朝的平州。燕王冯拓北逃,投靠了慕容部的慕容怀山,并斩杀了他的柔然后郁久闾氏,另娶慕容怀山的妹妹为妻。

闻者无不唏嘘,当初冯拓为了与柔然结好,也是杀了他的妻子高后,迎娶的郁久闾氏,如今为了投靠慕容怀山,再杀郁久闾氏,做他的妻子可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冯拓的事并非孤例,这个时代的女人毫不值钱,哪怕贵为皇后,也是说杀就杀的。

沈度得胜班师不久,还未回到信阳,便有中州旨意到了信阳侯府。

消息灵通的人此刻也就都知道,安乐公主同信阳侯和离了!

此消息一出,四方蠢蠢欲动的人不知凡几,沈家不想要安乐公主做儿媳妇,但并不代表别家不求。

天下人就等着看安乐公主的下一任夫婿是谁了。

刘询看着收到信的沈度等他表态,可见他半晌无话,只脸色阴沉得厉害,不得不开口道:“这苏后翻脸可真是比翻书还快。主公还在回程的半道上,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让李家去接手平州的事务了,这不是逼着咱们反吗?”

刘询只觉得苏后白长了个脑子,而对她深信不疑的魏帝就更是脑子都被虫吃了。如此急不可耐地逼人反叛,真是嫌命长。

“先生慎言。”沈度道。

刘询道:“现在天下都知道龙城是主公打下来的,苏后却让李家来摘桃子,这事落到谁身上都会不服气,主公一直在等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现在……”

沈度摇了摇头,“天下如今还姓姬,皇上想任命谁为平州刺史都是应该的。此事不宜急躁。我们刚经历龙城一战,还需要休养生息。”冯拓善战,这一次如果对手不是沈度,根本不可能败北。但沈度赢得也并不轻松。

刘询也知道自己是急切了,龙城之胜让所有人都信心满满,失了平常心。

“那主公就眼睁睁看着李鹤去接收龙城事务吗?”刘询问。

“七弟这些年历练之后成熟了不少,李鹤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不足为虑,他不是七弟的对手。”沈度道,他已经调七郎沈序去龙城,龙城是沈家打下的,留下的将士都听令于沈家,李鹤即使去了也只会被架空。

“苏后这些年越发重用李家,这一次更是派李鹤去龙城,她是不是想……”刘询大胆地猜度道。在信阳时,李鹤就是安乐公主的侍从,最后更是他护送安乐公主回了洛阳,如今李鹤鹊起,直接从建威将军升迁至平州刺史,任谁也会往刘询想的那个方向猜的。

刘询的话还没说完,但见沈度的脸色阴沉得越发难看,心里不由“突”了一下。沈度的心思深不可测,刘询原以为他并未将安乐公主放在心上过,可现在看来,却似乎并非如此。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一夜夫妻百日恩,刘询想起当初在并州时,冀侯同安乐公主也是有过情浓之时,如今“骤然”和离,谁心里都会有个小坎的。

“先生给七弟去封信吧,让他不要骄傲轻敌。”沈度道。

刘询领命退了下去,知道沈度这是想自己一个人静一静。

刘询关心的是平州之事如何处理,沈度脑子里转的却是苏后广发天下的和离书。

当今和离之事并不稀罕,但单方面由女家出面就断了和离的只有苏后这一桩。

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彼此为了日后的颜面,和离书上总是先追忆一下彼此的生活,继而委婉地说两句和离之因,然后再互道对未来的祝福,一别两宽。换做帝王家,更该注重颜面。

苏后给出的这封和离书却是极其简单,“夫妻情变,特赐和离。”

好一句夫妻情变,沈度对姬央何曾有过情,变的自然是安乐公主姬央。

只要略略思考,就会明白这哪里是和离,根本就是安乐公主休夫。

沈度将家里来的那封信揉成一团扔了,可似乎觉得不够解气,又将那团纸捡回,生生捏成了齑粉。

说实话,苏后来这一手,沈度并不意外,但是姬央居然同意了,这就出乎沈度的意料了。

沈度心里有那么一股冲动,想去洛阳查个明白,但刘询的话也没错,与安乐公主和离,对冀州是利大于弊。

这件事的内情即使查了也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可能因为另有内情就将姬央接回冀州,沈度又揉了揉眉心,他知道不应该再纠结于此事,偏偏心里的那个小坎却一直没有迈过。

回到信阳时,所有人都是一脸的眉开眼笑,戚母和薛夫人自然是最开心的两人。沈家得了龙城那是如虎添翼,沈度平安归来,安乐公主和离西归,真可谓是三喜临门。

但这所有人里并不包括沈度,他面色平静无波,事后被传出,却被美化成胜不骄、败不馁,当今南人喜清谈,尤重品评时人,沈度的名气俨然已经是北地第一人了。

然而知儿莫若母,薛夫人直觉沈度这两日的静默是因为同安乐公主和离导致的,当晚就同戚母议了大半个时辰,次日便派人从知恬斋将沈度请到了泰和院。

泰和院里在座的不仅有戚母、薛夫人,二房和三房的江夫人和丁夫人都在。这样的阵仗还是当初闻得苏后要下嫁安乐公主时才有的。

沈度笑道:“我怎么有三堂会审的错觉。”

戚母没好气地笑道:“没错,就是三堂会审。这回我们是吃一堑长一智,有些事拖久了就难免夜长梦多。”

沈度又笑了笑,“祖母心里肯定已经有了成算,你老人家说就行了。”

戚母和薛夫人对看一眼,然后薛夫人开口道:“母亲想替你聘娶你五嫂的堂妹。”

沈度的五嫂祝娴月是雍州京兆郡祝家的女儿,祝家是长安望族,如今的雍州刺史杨望一直不敢起兵反魏,就是因为一直没能获得祝家的支持。

沈家早在很多年前就替沈度的五哥娶了祝娴月,结好祝家,就是为了将来若是起兵,能得雍州祝家响应,东西夹攻。

只是沈度的五哥战死,祝娴月守寡,虽然一直不提改嫁,但在祝家看来,彼此的纽带还是不够,毕竟当初沈家的下一任家主是沈度的五哥,而现在冀侯却是沈度。

未免祝家被杨望拉拢,当初戚母就有心替沈度再聘娶祝家女,奈何祝家女和沈家女一样精贵,嫡女更是稀少。

祝娴月这位堂妹今年才十五岁,比安乐公主都还小了半岁,祝家未必肯这么早就让祝娴容出嫁,但戚母怕夜长梦多想着能先定亲也是好的。

“年纪是不是太小了?”沈度皱了皱眉头,不由又思及姬央,小公主的懵懂天真时常令人头痛。而且小姑娘对情爱的执着令人也十分烦躁,沈度不需要娶什么心仪的姑娘,他要娶的只是贤内助而已。

戚母虽然也担心这个问题,却更怕苏后又出幺蛾子,所以决定沈度的亲事宜快不宜慢,“年纪小有什么关系,有我老婆子教她。何况看你五嫂的为人,就知道她堂妹不会差到哪儿去。”

沈度没说话,三夫人丁氏开口道:“祝姑娘的确年岁小了些。若璞,你心里自己可有什么人选?”以沈度的行事和为人来看,丁氏不相信沈度自己心里对自己的亲事没有打算。只是当初被苏后一道旨意都给搅乱了,如今真是幸亏和离了,亏得只乱了一年不到而已,也算是沈家祖上积德了。

一年前沈度对自己妻子的人选的确是有成算的,他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何况还是挑选沈家未来的主母。

“祖母可以五嫂的名义请祝五姑娘过来玩些日子,你若是觉得真不错,我自然是相信祖母的眼光。如若五姑娘的确年岁太小,祖母可以考虑扬州谢家的二姑娘。”沈度道。

“谢家二姑娘?”戚母微微吃了一惊。谢家乃是江南大族,戚母替沈度挑选妻子时也考虑过江南大族,所以对这位二姑娘也有所了解。

谢二姑娘虽然出生谢家嫡支,但她父亲在她年幼时就已经离世,留有一弟。她先前有一位未婚夫,都要出嫁了却遇上未婚夫堕马而死,正要另外说亲,却遇上她母亲亡去,要守孝三年,算起来她去年出孝后已经是快二十岁的老姑娘了。

当然谢家的姑娘就是二十岁也不愁嫁,只是这位谢二姑娘容貌十分普通,对于男子而言,谢家还有许多其他的小姑娘,为何非要娶父母双亡的二姑娘?所以到现在也没听说二姑娘重新定亲。

“她父亲去后,母亲病弱,谢二姑娘一个人既要照顾母亲,还要抚养幼弟,十分贤惠能干。她的幼弟就是谢家七郎,祖母应该听过。”沈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