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东北部二百里许的草甸湖镇,这里是一片开阔地,原本是一片良田绿野,但兵荒马乱的年代,先是天灾,连年造成颗粒无收,后是战乱,老百姓死走逃亡,流离失所,早就跑光了。
张献忠带着一字并肩王李自成和四殿下定北王艾能奇等率三十万大西军与朱由崧的二十万明军在这里摆开了阵势。
这是因为张献忠采纳了徐以显的计策主张御敌于夔州城外,另外他这次陈兵草甸湖也有试探李自成的用意。
张献忠不是狐性多疑之人,他对李自成造朱由崧的反一事深信不疑,但他可不认为李自成是池中之物,会死心踏地保自己登基坐帝一辈子不变心。
正像李自成最了解张献忠一样,张献忠也最了解李自成,这二人不愧是同乡。而且是同年同月生,只是李自成比张献忠早出生那么几天而已。早期时候,两个人都曾在高闯王手下干过,还曾是相互推崇的战友。后来又经历十三家七十二营时期,这期间他们二家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十几年来,二人最为相互了解不过。
大浪淘沙,十三家七十二营后来就剩下他们两支队伍,也都成了气候,一个大顺,一个大西,一盘踞西北,一个虎踞西南,遥相呼应,现在大顺政权已经消亡,就剩下一个大西,李自成当然不会甘心失败,造了朱由崧的反,来张献忠肯定是权宜之计,等有了恰当的时机,或者说李自成再度羽翼丰满之后,他肯定会离开自己单干,东山再起。这一点张献忠心里像明镜一样,李自成绝非池中之物同,一朝得云雨,他必然会升空成龙的。
手下的谋士徐以显和潘独鏊以及干儿子艾能奇一再劝他下定决心,借此机会除掉李自成,他之所以犹豫不决,不是没看清李自成,而是觉得现在不是时候,朱由崧士气正盛,大明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此时除掉李自成,他无疑少一个得力帮手,凭他大西一家的实力对付大明朝他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至于唐王和鲁王别看折腾得挺凶,他认为皆非成大事之人。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李自成相信他,他已经完全相信了李自成,然后两个人死心踏地竭尽全力共同对付朱由崧,等打灭了大明之后,再伺机收拾李自成,这是张献忠的如意算盘,这也是他破格加封李自成为一字并肩王的原因。
但是暗中张献忠又不能不防着点李自成,开始的时候他打算对李自成带来的四五千兵将进行改编,这也是徐以显和潘独鏊的意思,不杀李自成也可以,但须去其羽翼。
李自成现在的羽翼无疑就是他带过来一起投降张献忠的这四五千人马,就是他原来的先锋营。把这些人杀了当然不合适,但可以改编,只给他剩下一个光杆司令,这样李自成一个人就真的翻不起什么风浪了,是杀是留,随时可以决定。
但是张献忠没想到李自成计高一筹,他现在已经是并肩王了,立即把带来的这支队伍作为了亲兵卫队。这样,张献忠再插手改编他的亲兵卫队就是明显对李自成的不信任。
“好狡猾的李鸿基!”
张献忠迟了一步,只得打掉牙往肚里咽,他后悔这件事是自己鲁莽了,也对李自成这几千人过于轻视了,因为他现在有几十万人马,李自成那几千人马当然不值一提,但是现在他想到这毕竟是李自成的几千人呀,当年他十七人繁衍过来尚能成大事,何况是四五千人呢?加以繁衍就不可想象了。应该先改编李自成的这四五千人马,然后再封他王位,再给配兵将都不为迟晚。他既然来投降自己,他就是自己的臣子,李自成的兵马就是他张献忠的兵马,立即进行改编天经地义,可是当时自己为了打消李自成的顾虑,让李自成完全相信自己已经完全信任了他,没好动手立即就改编他带来的军队,而且是首先对他加封一字并肩王,现在看来,自己这步椅走得够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