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瑞雪丰年话宰辅(一)(1 / 2)

闲臣风流 衣山尽 1836 字 22小时前

大明朝嘉靖四十一年空明案这场风波在拖延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以刑部尚书黄光升这种完全不讲究法律程序和组织程序的方式得以解决。

空明就是一个心腹大患,他一死,皇帝再不用担心这案子深挖下去,牵涉到裕王和景王夺嫡之争;徐阶也不用担心自己被人诬陷,以至黯然退出政坛,说不好还会抄家灭门;陈洪和朱希忠也不用害怕事情暴露,被朝廷深究。

他这一死,可谓是皆大欢喜。

唯一不满的就是科道这方最喜欢刷存在感的势力了。

言官本欲借此案发动对厂卫的进攻,如果能够给陈洪一个狠狠的教训,甚至能因为限制厂卫的势力,那可是文官政治前所未有的胜利。

可惜,人犯这一死,一切都是白搭。

科道便将怒火发泄到黄尚书头上,于是,弹劾折子又像雪片一样飞去内阁,参劾黄光升置《大明律》于不顾,专横、跋扈、违制。

搞得黄大司寇很是狼狈。

这个时候,徐阶已经重回内阁,他还能说什么呢?

老徐和袁炜经过这一场合作之后正处于蜜月期,自然是一通驳斥。另外一个大学士李春芳双拳难抵四手,保持了沉默。

折子送去司礼监之后,皇帝直接留中不发,来个不予理睬。

这下,科道更来劲了。

就在这个时候,皇帝下旨让朝臣公推内阁首辅一职。

经过一番折腾,众望所归的徐阶终于成为宰执天下的首魁,袁炜也顺次进位次辅之职。

同时,高拱也入内阁做了相爷,算是将内阁四位大学士补齐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天子再次下诏,说内阁人手不足,准备再补两位阁老,让大家议一议。

明朝内阁的人数一般都在四到六人之间,没有一定之规。人数最少是在仁宗朝三杨开泰时代,只有三位阁老。

入阁为相可是明朝文官的最高政治理想,尤其是在内阁众相合议拟票的情况下,权柄比起以往却要大上许多。

一时间,有资格入阁的部院大臣,甚至有过巡抚一方履历上没有问题的侍郎们也动了心。

整个京城到处都是各位大人幕僚活动的身影,纵横捭阖,利益交换,打击对手。

这其中,掌握着舆论的言官清流们自然在各方势力争取的目标。

经过这件事的冲击,科道们注意力得以分散,也再没兴趣去纠缠空明案。

这段时间,京城流言四起,一系列相关人等的名字被人津津乐道。很快,大家就排出了未来可能入阁的官员的名字。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落下,整个京城都被覆盖在一层厚厚的白色棉被中。

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中旬,再过得四十日就是春节。

这一日,周楠从西苑当值出来,也不忙着回家,先去了一家叫《竹里馆》的酒楼去见一位客人。

说是《竹里馆》其实,也就是后面的院子里种着一丛可怜巴巴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的斑竹。但这里的厨师手艺非常好,据说以前在临清州的一位漕运官员家帮过厨子,做得一手浓油赤酱的鲁菜。

我们的周舍人平日里侍侯茹素的嘉靖天子,回到家里又是不喜荤腥的荀芳语,别说嘴里淡出鸟了,只怕连洪水猛兽也钻出来了。

今日无事,肚子里的谗虫儿再遏制不住,索性就到这里来犒赏一下自己。

刚进酒楼,厚棉布门帘儿一掀,就有热气扑面而来,肩头的雪花就融了,湿漉漉颇不舒服。

史文江忙走过来,接过他解下的大敞,笑道:“三赐先生来得可早了,客人还没有来,你我早早儿地在这里等着,未免太抬举人家了。”

周楠斜眼道:“文江,什么三赐先生,坊间笑谈你也拿来埋汰于我,再这样我要翻脸了。”

史文江在周楠面前随意惯了,继续调侃道:“周大人出入公主殿下的府如如无人之境,别说三赐,就算是三十赐也是有的。但凡你有用不着的东西,不妨送给我,宫中的用具那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周楠苦笑:“文江,这事……可不好乱说。你都是做官的人了,自有俸禄银子,怎么还问我要东西?天儿太冷,咱们还是见进雅间喝几杯酒暖和暖和身子。”

史文江:“好,咱们上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