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 2)

理查德外卖 冬减 2137 字 26天前

出发前还想起另一桩事,顾希安给厉挺发了个信息,说明了出差一个月,叫他不必送药过来,免得白跑一趟。

///

火车转小巴,十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到达傈山县城时,天色已经黑了。

在当地的招待所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直奔邮局。

傈山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常住人口不过十万余人,分布在山间各处。县里只有一个邮寄点,设在早市旁边的转角处,锈迹斑斑的旧邮筒,脱了皮的漆面补了又补,那抹深绿色暗成一片死寂。

山上建有一所希望小学,由两间瓦房组成,或许,她要找的人正在那里。

联系村长,道清了来意,顾希安在当地乡亲的带领下,徒步爬上了山。

一千多米的海拔,若不是身体素质过硬,还真是吃不消折腾。到达希望小学门口,顾希安累得眼冒金星。

村长亲自来迎接,同行的还有一个村支书和干事,清一色的男性。

“是顾记者么。”

“你好。”顾希安出示记者证。

叁个人对望一眼,看完证件,确认无误后归还。

“进屋吧,坐下来聊。”

“对对,进去聊。”

顾希安跟在他们身后,目光习惯性扫视着周遭,外间的空地上滚落一颗瘪了气的排球,瓦房的窗户用报纸简单糊着,看得出缝补的痕迹。进去其中一间,叁两张桌椅板凳横七竖八摆着,桌面像是被临时清理过的,并不细致,还留有抹布的痕迹,墙上那块黑板应是许久未用过,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余光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最后落在眼前叁人身上,心头的疑云阵阵。

“还没自我介绍,我叫顾希安,是新联社的记者。”打开话匣,她率先发声。

其中一位看似村长的中年男人笑着点头,“敝姓孙,孙德文,这两位是村支书和干事,孙良华,王振。”

他就是王振,顾希安留心多看了一眼。

“你们好。来之前我们主编应该和孙先生电话联系过,这次是代表新联社对各地希望小学进行一个走访和实地调研,为期一个月……”

“一个月?”

她还未说完,已经被截断了话茬,开口的正是王振。

“如果进展顺利,不排除提前结束的可能。”

村长一记警告的眼神扫过去,再回过头,脸上又堆起了官方奉承的笑:“顾记者是一个人来的吗。”

刚想脱口而出“是的”,不知怎的,心里多了层提防,话到嘴边换了个说法:“还有两个同事班车晚点了,估计明天会到。”

叁人又是互看了一眼,而后了然点了点头。

“我给学生们带了学习用具,没看到人啊,今天没来上课吗。”她问道。

“那个……山上就只有一个老师,请假了,孩子们没人教就只能放假了。”

“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吗。”

“不经常……”村长支支吾吾地解释,“留在山上的孩子不多,应该没什么影响。”

顾希安抬眸,暗自揣度着话里的意思,没再争辩什么。

“村长家里有一间空房,顾记者今晚上住那里吧。”

没怎么说过话的村支书忽然开口。

“不着急,我先四处转转,”说着便出了门,左边那间空教室好像是学生宿舍,里面摆着一张陈旧的上下铺,门锁还能用,只是玻璃窗破了个洞,没补,“这里也可以么。”

“这哪能住人,还是上我那儿吧。”孙德文连忙摇头。

“没事。明天来的那两个都是男同事,村长家的房间留给他们吧。”顾希安回过头看了一眼窗边的书桌,“这儿挺好,还能当作临时办公室。”

说话间,把箱子里的器材拿出来,铺了几张报纸摆上桌。

眼看她打定了主意,村长也不劝了,“那好吧,你先熟悉一下学校,晚上在我家里摆了饭,到时候派人来请顾记者。”

“你太客气了。”

一番沟通之后,村长叁人先行离开。

顾希安重新回到教室,里里外外细致检查了一遍,讲台抽屉离摆着满满两盒白粉笔,只用了两根,黑板擦倒扣在桌面上,压着两张写了公式的旧纸张,一样灰尘铺面,她拿起来对着黑板槽拍了拍,尘土四起。

这可不像是近期用过的状态。

眼前的一切诡异又离谱,却说不上具体哪里出了问题。

没有学生,那个寄信人更是无从寻起。

想了想,顾希安仍是拨了电话回a市,将情况如实汇报。

刚才多留了一道心眼,说另两个同事马上会到,至少这一晚可以应付过去。

只是不知道,明天再用什么借口搪塞。

上天大约听到了她的顾虑,隔天,从a市千里迢迢赶来的人空降在她眼前。

希望小学的空院子里,网兜破碎的篮球框,杂草丛生的荒凉,空气里弥漫着生泥和沙石的土气,山间的露水带着沉重的湿意。

江醒就这么出现在顾希安的面前,毫无预兆。

情况好像变得更糟糕了。

不能再糟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