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1 / 2)

对于灯的最高荣誉,便是龙口城守官,从数百盏中,点选出十盏来,叫做点彩。凡被点彩选中的挂灯人家,据说来年运道无匹,而制作的人更是会工价翻倍。

崔妈妈虽早听说了龙口灯楼的名头,但还是第一次见。因此,将工匠们抬进来一个个大箱子,取出里面的各种构建开始组装,成品堪比人高的时候,她还是被惊住了。

“你刚念那个啥?高什么堂,引什么水——”她问魏明。

魏明小声,“是不是觉得奢靡太过了?”

“确实过了。”

魏明喝一口茶水,长吁气道,“此间年年风调雨顺,百年间从未遭遇过大旱大涝,豪强们又善经营,自然户户都积累了万贯家资。咱们青州说起来算是中原大地,土地丰饶,但也架不住连年征战。两相比较,是不是觉得不如人了?”

闲话间,有守卫来报,“夫人来了,想见先生。”

崔妈妈抬头看魏明一眼,他似乎很开心,轻轻拍了桌面一下,露出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他这样的表情,她见过好几次。第一次是劝说十四岁的将军离开万州,投奔青州王;第二次是让将军拜青州王为义父;后面的无数次却是每次战前,苦心地排兵布阵。她道,“你在等夫人来?”

魏明点头,“咱们夫人可是真聪明人,绝对不会在将军那儿吃苦头。”

崔妈妈呵一声,信他鬼话。她和他想法不同,希望将军能够平平安安活到九十九。那些恩怨情仇,惊天的功业和富贵,只不过是浮云而已。

“对了,将军呢?”她问。

“早间收到志坚送来的一封信,他拿去校场那边看了。”魏明起身,对守卫道,“我亲去接夫人,走吧。”

顾皎和柳丫儿只在前院门口等了不到两分钟,魏先生便笑着出来了。

“夫人来得好巧——”他乐呵呵道,“外面刚送了灯来,你崔妈妈看着挑,正准备找人请夫人也来瞧瞧。”

“灯?”她很有兴趣,“是要送去灯楼的吗?”

“是。”魏先生引着她进院子。

“我还从未看过灯楼。”

“怎么会?”

顾皎有点不好意思,“打小身体就不好,特别畏冷。父母亲不愿我过年的时候来回奔波,怕着凉生病。”

“顾兄实在疼爱夫人。也是巧了,我们也是将来第一年,到时候跟夫人一起赏灯,肯定别有一番滋味。”魏先生笑呵呵,提高声音,“清平,夫人来了。”

崔妈妈站在回廊下的台阶上,看着工匠们组装灯笼。她侧身,对顾皎行了一个礼,叫了一声“夫人”。

顾皎看看魏先生,再看看崔妈妈,心中衡量一番。恐怕,昨晚上影响到李恒的,是崔妈妈。她道,“崔妈妈,这些是灯吗?怎么如此高大?”

魏先生解释,“夫人年纪小,没看过灯楼。”

“是咧。”崔妈妈点头,“刚送来的,我也吓一大跳,怎么灯做得比房子还好看。你看这雕出来的仙桃,是不是很像?怪不得,匠人们要的工钱高高的。”

顾皎站到一盏灯前,抬手量了量身高,几乎平她的头顶。灯架最上是一轮明月,配了彩云和喜鹊,下方则是仙女捧桃仰望。她看了会儿,道,“我喜欢这一盏。”

崔妈妈翻了下账本,道,“这盏叫追月。”

竟暗合了她的名字。

魏先生摸了摸下巴,自有了主意。

“夫人再看看,可还有喜欢的?”崔妈妈问。

顾皎心中有事,有些着急。她此番来,专程找魏先生,可不是选灯。然欲速则不达,眼角余光里,那老狐狸从没放弃过打量她。她只好收心,认认真真地一盏盏看过去。

几乎每一盏灯,都有不同的主题。

有祈愿来年风调雨顺的云中君,有保佑五谷丰登的谷神,也有求功名利禄的富贵满堂。

她来回走了几遍,伸出白生生的手指,点在了五谷丰登上。

魏先生笑了,“夫人选得好。”

顾皎也就笑,“先生,我有些不懂的事,需向你请教。”

“诶,请教谈不上。聊聊,大家聊聊而已。”他冲着正房,做了个请的姿势。

崔妈妈晓得魏明又要鬼把戏,只对柳丫儿道,“小柳儿,在外面帮妈妈收东西,好不好?”

顾皎第二次进正书房,感觉又不同。

和第一次的新鲜肃穆不同,这次里面竟有了几分肃杀之气。

她坐在巨大的书桌前,看着几个大肚瓶中许多毛笔丛立,如同刀兵一般。

魏先生捧了茶来,“龙茶,借花献佛了。”

她谢了一声。

魏先生坐到对面去,“不知道夫人想聊什么?”

装模作样。

顾皎现代时候的导师,看起来颇有些儒雅的气质,在理工类学校里,算是难得的好容貌。

她刚考上的时候,满心欢喜,只以为选着了个帅哥好老师,学习时光定然十分愉快。哪儿知道,老师看着和气,其实十分鬼畜。关起门来骂学生,那用词儿既文雅含蓄又直指灵魂,被骂的人一边怀疑自己是文盲,一边怀疑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走错了路。她被折磨了三年,对如此类型的男人怕得不行。

现下,魏明那笑,那温润眼睛里的光,和导师几乎一模一样。特别是看她的样子,都跟看待宰的羊羔一般。

顾皎清了清嗓子,从怀中摸出那本田册来。展开,铺在桌上,占了一小半的面积。

“这是,夫人的田册?”魏先生凑近了看。

她点头,“昨日来找先生,本就是要谈这事,只被打断了。我回去后琢磨了许久,有诸多不解,还要先生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