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零、海东暗钩织罗网(二)(1 / 2)

明末风暴 圣者晨雷 1779 字 2个月前

宋献策迈着小碎步,紧紧皱着眉,飞快地穿过走廊,来到俞国振的办公室门前,一进门,便看到华悠之坐在那儿,见他来了,这个少年起身行礼:“宋参谋。”

“悠之,气色不错啊,看来主公心情也挺好?”

虽然心中焦急,但是宋献策还是和这个十八岁的少年打了声招呼。

华悠之恭敬地回道:“谢宋参谋关注,主公正等着,他早就吩咐过了,宋先生一来,便请进去。”

这个华悠之才十八岁,乃是新襄初等学堂八百余名毕业生中排名前十之一,但单以成绩成论,他在前十位中吊车尾,正好是在第十位上。不过,因为他在初等学堂时期的学生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能力,他在毕业之后被调到了新建立的南海伯秘书府担任秘书,帮助俞国振处理曰常文书事宜,将章篪从这些事务中解放出来。

而章篪则被任命为秘书长,同时兼任新襄市长之职。很明显,俞国振在为下一步领土拓展做准备,那种可能要面对敌人袭击的领土,将由武人出身的虎卫为总督,而单纯的后方,只需要处置民政事务的,便可以让章篪这样经过锻炼和考验的文人充任。

章篪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对华悠之的培养可谓不遗余力,而华悠之也是争气,才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便已经将大多数事务接了过去。

与此同时,华悠之的另一个身份是虎卫预备役,每个月都有三天,要去接受如同虎卫一样的军事训练。

这也是新襄新的规矩,新襄体系下人口虽然迅速增加,即使张秉文与方孔炤两人先后去职,现在平均每个月通过各种渠道来投奔新襄的民众人口,也超过一万,一年仍然有十余万外来新增人口。但是,新襄的总兵力仍然不足,目前也只是三万九千人。而且虎卫精锐长期在外驻扎,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在新襄与会安、新杭三地,凡是适龄之人,都需要加入预备役,每月进行三天的军事训练。

宋献策这个矮子,心里却明镜一般雪亮,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华悠之这样的人,乃是俞国振在培养的心腹,他虽然傲慢,却不敢在华悠之面前太过拿大,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便是这个道理。

见华悠之为他开门,宋献策快步向里,出现在俞国振办公室的门口。

俞国振的办公室除了他的桌子、一墙的书籍之外,还有个小型会议室,如今会议室中,已经坐着七八个人。宋献策环视了一眼,心中微微一凛,除了章篪、茅元仪之外,罗九河、田伯光、顾家明等武职也都到了,特别是顾家明,他原本去了昌化,这个时候来,显然是得了俞国振的紧急通知。

“宋先生也到了,现在就只差二柱了。”俞国振笑着颔首,指了指空着的一把椅子:“坐吧,咱们等一下二柱。”

没有多久,高二柱脸上挂着阴柔的笑,出现在宋献策的视线中。

整个新襄,若说谁是宋献策最不愿意见到的,非高二柱莫属。此人过于阴柔,与他那刚烈的兄长高大柱几乎成了鲜明对比。高大柱如今已经转到了预备役,为新襄预备役总长,算是脱离了虎卫的第一线,而且自从在湖广之战中受伤之后,他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始终在调养,象今天的会议,他没有出现。

高二柱坐下之后,俞国振双手撑着桌子,咳了一声:“今曰开会,是请大伙讨论一下,我们在今后三年军略上当如何发展的问题。”

“在诸位发言之前,先让二柱说一说最新的情报吧。”俞国振又道。

高二柱站起身,将手中摊开的笔记合了起来。事实上,他那份笔记中一个字都没有,他在从事情报工作之后,对于任何留在纸面上的东西都怀疑会泄密,因此,所有重要的资料,他全部将之背了下来。

“一个月前,郑芝龙手下的心腹大将曾德,到了倭国,根据我在倭国的情侦人员报告,曾德见了倭国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双方达成了秘密协议。”高二柱目光还是阴柔,他脸上甚至微微带着些笑意:“协议的内容,我这里有一份,极为繁杂,我就不多说了,只将一些与我们新襄有关的部分说与诸位听听。”

“第一,倭国以开放市场为代价,换取郑家支持攻击岛原的天草四郎时贞。”

听得这句,众人脸上都浮出冷笑,天草四郎时贞乃是新襄一手扶植起来的,郑家绝对知道此事,他们却敢与倭国德川幕府达成这种协议,分明是暗中向新襄使绊子。

“第二,倭国允许荷兰人在平户经商,换取荷兰人支援镇压天草四郎时贞。”

这第二个条件本身没有什么,可是郑芝龙的手下竟然代表荷兰人去达成协议,背后透露出的内容,却是值得深思的。

“果然,郑家与荷兰人勾结在一起了。”众人心中暗道。

“第三,倭国德川幕府,将发动对岛原的新的征战,举全国之力,集十五万兵,准备一场大战。”

十五万兵!

这个数字让几位文职微微动容,倒是虎卫出身的武职,仍然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