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收了稻子,估计比以往要多十万多万斤的收成,也不担心吃不完,国宴就能消耗掉不少,今年下半年开学的小学食堂也能够消耗很多,这多出来的十多万斤够不够还不好说。
比起老汉,其他的人也很关注卫靖泽家的收成,去年黄婶子家种亲戚家的田失败了,田里的草扯不干净,虫子将稻子吃掉了不少,收回来的稻子也有不少秕谷,卫靖泽这边不收,以一般的市场价卖出去,连租田的费用都没收回来,真是白忙活了。
这次见卫靖泽家包的田也收成很不错,惊讶的同时,更是好奇人家是怎么种的,以前是以为叉水村的风水不同,所以种田不要肥料不要农药,这次潘老汉祖孙在外村也种出来了,也就是说,其实两个人知道其中的秘密?
想想卫靖泽家卖出去的谷子,比市场价要高那么多,不少人都心动的很,因此他们恨不得马上知道种田的秘技。
每次别人问,老汉也不藏私,就说自己怎么育秧怎么插秧,怎么除草杀虫,可是这些办法放在别人的田里似乎就不太行了,还有人觉得是老汉藏私,不肯把种田的办法告诉大家呢!
可事实上,老汉也不知道其中的秘密。
也没人往卫靖泽身上想,卫靖泽以前当兵的,没种过田,后来还是跟他爷爷学的,他能知道多少啊?
可是秘密就是掌握在卫靖泽手里的。
帮着收割犁田的人,也是年初帮忙的人,卫靖泽给的工钱不低,大家都乐意帮忙的很。
这个夏天依旧十分火热,卫靖泽也是忙活着种田,有个问题是,稻子多了,晒在哪里呢?家里只有一块水泥晒坪,水稻收回来就必须摊开晒,不然的话会堆积在一起发芽,稻谷也就不能打出来吃米了。
想来想去,也就只好找人帮忙,那些把田租给自己种的,再请他们帮忙晒稻子,每天就早上摊开晚上收拢,把谷子晒干可以拿到几百块的工钱,这钱赚的可是十分轻松的。至于那些人监守自盗,也不用怕,稻子收回来的重量,减去蒸发的水分的合理重量,就是应该收回来的重量了,如果少了,直接给扣钱,或者要求赔钱,按照单价算。
解决好这些事情,卫靖泽才松了一口气,黄澄澄的稻子收回来,在阳光下摊开晒了,真是让人觉得很有成就感。
今年除了稻子丰收,西瓜也丰收了,个数更多不说,更是个大味甜,吃着让人停不下来,靠着卖西瓜,卫靖泽也大赚了一笔。
同时,这个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这不,招生工作也在火热进行,每个年级大概都有二三十个学生了。
第261章 新学校
得到这样的情况之后,卫靖泽也松了一口气,如果学生人数没达到,下个学期开学开学都显得磕碜了。
这个时候,江延宗所提议的为学校申请更大的用地面积,实在是明智之举,除了教学楼、操场、花园、教职工宿舍、食堂等有占地,还开辟了一块停车场,以方便停校车和家长们的车。既然支持人家自己来接孩子,那自然是要修建好停车场。
老师的招聘工作全部完成之后,还有其他的工作,比如招聘清洁员,招聘保安,招聘食堂职工,招聘保安、校车司机等,这些人是从附近的村镇上招聘,但是要招人品好的,学校毕竟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有什么疏忽,学校都责任重大了。
这个事儿,还是得请老汉出马,就像当初卫靖泽招人给自己干活一样,他要帮着掌眼,老汉也拿不准的,就去问村长和其他的老人家,为人如何,风评是很重要的。对于有前科的人,卫靖泽也不会松口,倒不是不给人机会,而是这学校关系重大,孩子们的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
卫靖泽忙完了自家稻子收割的事儿,忙完了种田的事儿,又忙着打米,把米给之前就预定好了的人发过去,以减少库存,学校要用的米也打出来了,在专门的仓库里放了,下个学期孩子们吃的饭,就是从这些米了。
此时,学校所有的建设都已经完工,每天也就有一些人在里面打扫卫生,将建筑垃圾全部收拾出去,八月份的时候,老师们会提前来报道,提前来熟悉学校环境,了解这个新学校的规则和理念,学校也要了解这些老师的能耐和风格,帮助他们将自己的风格和学校的理念融合在一起。所以八月份,就是有许多会要开的。
学校开学之前,作为校长,卫靖泽十分忙碌。
这个时候,还有人来找卫靖泽,希望说个事儿。
卫靖泽一看,是潘成双。
村里像潘秋阳这样的是心思活路子野的,所以成了村里有钱的那一批人,自家养一些东西,种一些东西,有卫靖泽帮着出货,每年至少可以轻松赚个十多万,但是大部分人是没有这样的魄力的,前期的投入比较大,其他的人都舍不得前期投入这么多钱,就怕全部赔了进去,好几年就都白忙活了。
这潘双成来找卫靖泽,却是为了一件事。
“是这样的,这不咱们村的学校要开学了嘛?娃儿们要用本子笔啊,总不能跑到镇上去买吧?我们就想着开个店儿,给娃娃们卖些本子和笔之类的。”
这要开店的,还把自己说的跟做好事一样,卫靖泽也颇有些服气了。
不过学校周围肯定是需要一些小商店的,孩子们买个文具啊,买个小零食小玩具啊,都方便,而且村里现在都还没有生活类的超市,开一个超市起来,也能够方便村民们买东西。
开店这事儿,比包塘干啥的要风险小,而且大家对收益也有信心,所以肯定有不少人愿意干。
卫靖泽也没直接拒绝,说:“这样吧,你先回去,我跟学校的人商量一下,看看商店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之类的。”
潘成双可能觉得卫靖泽有点推脱的意思,便追了一句:“咱们村的商店,总是要改咱们村的人开吧?”
卫靖泽说:“那是当然了,难道还让外村人来分一杯羹?”
潘成双顿时放心了一些,看到学校里招了不少外人干活,有些人还担心是不是外村人都要来占便宜了。
对于这种说法,卫靖泽也很无奈,村里的人都很忙,在叉水村,没有比种地种田更赚钱的事儿了,村里的人都忙的很,没有时间帮着卫靖泽干活,也没有时间去学校干活,所以需要人干活的地方,多是请的外面的人。
在卫靖泽心里,自然还是以自己村里的利益为上了。
想到要在学校附近开店铺的事儿,潘成双也而不是唯一一个,又有好几家人说想要在学校附近开商店了。
润泽小学很特殊,不像很多学校,学校外面就是各种小摊儿小商店,为了学校的形象,商店也是要统一管理的,比如说不能自己搭个棚子或者建个房子就开商店了。学校会统一安排商店的位置和门面的装修,商店里卖什么,学校也会进行监督,禁止商店卖给学生烟酒产品和其他三无类产品,经营也应该是合法的。
只是想要开商店的人不少,卫靖泽觉得有些难以取舍,他跟这些人都没有很大的利益往来,也不打算在这些生意中插一脚,对他来说,谁都一样,可是这对其他的人来说很不一样,作为副村长,他得显得比较公平才是。
江延宗觉得这事儿好解决的很:“这个没什么好纠结的,谁想开就都开,想开什么商店都直接报上来,根据大家不同的申请来分配店铺位置,然后跟他们收房租,房租收上来之后,归到学校的运作资金里面去。”
卫靖泽虽然是校长,可是学校不是他家开的,所以学校要怎么弄,怎么处理资金,想让谁来开商店,都不是卫靖泽能够独自决定的。
卫靖泽觉得江延宗这办法好,谁想开店都可以开,但是要跟学校缴纳一些租金,大家可以经营相同的类目,形成一种竞争,但是任何经营活动都要合理合法。
跟潘秋阳等这样的属于学校管理层的人商量过后,大家都觉得可行,这样既不会伤害乡里乡亲的感情,也能够为学校赢得一笔收入,虽然这笔收入真的不算什么。
听说好几家人都能够开店,大家的心情都是很失望的,他们都以为学校只会选一两个人开店,开店具有独特性,开文具店的开文具店,开零食店的开零食店,都不会影响对方的生意。
这次好几个人都加入进来,那就肯定会有人开同样的商店了,就形成了竞争。学校如今也只有一百多两百个学生左右,再加上村里人,市场也没有多大,能不能赚到钱,大家的心里是有些忐忑起来了。
开店不赚钱,开了也白开,说不定还要倒赔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终于有人退出了,一下子少了两家开店的人,竞争压力也小了一些,剩下的人反而坚定了开店的想法。
于是卫靖泽跟几个开店的人商量了之后,在学校门口不远的地方,准备在围墙外面修建几个商店门面,方便孩子们购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