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危机再来(1 / 2)

撼唐 一包黄果树 1764 字 1个月前

甜蜜的日子只过了三天,杨侑这个甩手掌柜又开始处理政事。

好在此时巴蜀已经稳定下来,事情不算多,杨侑此时唯一需要关注的,便是关中的战事。为此,杨侑召见了杜如晦和李靖,商议着出兵关中。

在杨侑看来,夺取关中此时便是最佳时机,这个境地,就宛如当初杨侑在关中的时候,腹背受敌,难以支撑。趁着薛举、李渊在浅水原对峙的机会,杨侑只需要兵分两路,屯兵蓝田县、扶风郡,就有收复长安的希望。

巴蜀的蛮兵目前虽然不可用,但早在杨侑入汉中的时候,就在汉中招募了两万大军,此时已经大半年,经过与食人魔朱粲以及其他盘踞在各地山头的盗匪作战,也逐渐有了一定的战斗力。

汉中由于他的重要地位,杨侑屯兵足有五万,其中两万是关中禁军,三万是汉中本地兵马,而汉中兵马中,又有两万是新兵。这个结构组成,杨侑还算满意。

而在巴蜀,则有近四万的关中禁军,与新募士兵数量大致接近,而其他各郡的蛮兵数量则少了一些,与各郡郡兵呈现一比二的比例,汉兵占优。

这是因为后期杨侑控制了蛮兵的数量,杨侑虽然想到了对付蛮兵的办法,可是这事儿,得一步一步来,慢慢得消化蛮兵,操之过急,可能会适得其反。

自从妻儿回到李靖身边,他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也没有太多的桎梏。他看着书桌上关中的奏报,朗声道:“殿下,依微臣看来,关中的战局定然短期内不会有结果。”

“为何?”杨侑问道。历史上的浅水原之战他是知道的,可是如今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翟让没死,杨广没死,李渊也没有称帝,洛阳的杨侗也没有称帝,而巴蜀则牢牢的掌控在大隋的手上,就算是浅水原之战,在时间上,也有着些微的变化,这使得杨侑不太确定未来的方向会怎么走。

李靖道:“李渊虽然兵力不足,但有关拢世家支持,胜负犹未可知啊!如今薛举都是骑兵,从安定杀来,需要翻越陇山,粮食运输不便,而对于李渊来说,以守代攻,消耗薛举粮食才是良策。”

杨侑点点头,历史上薛仁果被击败,除了内部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粮食短缺。杨侑思考了片刻之后,问道:“那依爱卿之见,何时出兵,才是良策?”

李靖道:“微臣估计,这一战应该会持续两月之上,那时,汉中粮食差不多该收获了,届时粮草充足,可出兵关中。”

杜如晦笑了笑,补充道:“殿下,臣觉得还可以使诈。”

“使诈?”杨侑问道。

杜如晦含着笑意,道:“殿下可通过他人之口,让人误以为殿下要出兵萧梁!”

杨侑眼睛亮了,其实他当初思策之时,占荆襄,拥江都,以南抗北是下策,最好的策略便是拥有关中巴蜀,呈秦灭六国之势。当初放弃大兴城,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如果能够收复大兴,也就是被李渊改名的长安城,那么势必会振奋大隋的军心、民心。

而且从地利上来说,这是极为占优的,假如说借着这个机会拿下长安,收复了关中,那么杨侑就占据了优势。薛举和李渊这两个敌对势力,在这场博弈中,应该是李渊损失最大,再也无力对杨侑造成威胁。杨侑面对的,便只有薛举了。

薛举虽然是枭雄,但他的儿子,也就是太子薛仁果一定会坏了他的大事。要灭薛仁果也就不难了。美好的画卷似乎在杨侑面前展开,他忍不住幻想起来。

杨侑心中打定了注意,准备过几日就去汉中,视察一番,准备粮草辎重,出兵汉中。然而,此时杨侑并不知道,一场风暴正酝酿着,向他袭击而来。

早在十多天前,江陵的萧铣就得到了一个坏消息。这个消息让他很是担忧。

女儿被大隋皇太孙杨侑捉进了宫中,虽然从逃回来的探子口中,知道女儿的身份并没有暴露,但一个如花似玉的大美人被抢进了皇宫,接下来,意味着什么,萧铣很清楚。

女儿是负气而走的,虽然萧铣很生气女儿不听从他的安排,嫁给晋公董景珍的儿子,但毕竟是他的女儿,当然,其中他还担心江陵萧家的名声受到玷污。

萧铣在书房里踱步,此时由于杨广之死的消息尚未传来,他还是梁王,尚未称帝。他对长江上游的压力显得忧心忡忡,不过,内部的局势更让他担心。

萧铣与旁人不同,他是借着江陵萧家的名声,借着萧梁的遗荫,众人诸如董景珍、郑文秀、雷世猛、张绣、杨道生等人的拥护,这才得以登上高位。这也就意味着他没有足够的声望镇压住这些桀骜不驯的臣子,就宛如历史上晚唐的藩镇牙将一样。

对此,萧铣没有好办法将这些臣子一一驯服,年初的时候,他曾经听从谋士刘洎、岑文本的建议,派兵攻打夷陵,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消耗臣子的实力,进而牢牢掌控政权。

杨道生出兵夷陵,失败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就是粮草不足。地处荆襄,萧铣并不缺乏粮草,而是他的暗中授意。杨道生兵败,实力受到巨大的损失,再也没有以前的嚣张跋扈,最初,萧铣很是开心,可是没多久,诸公都看出了萧铣的心思,纷纷回到驻地,属于听调不听宣的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