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2 / 2)

于是全家人便换了衣裳,带上几个下人,一起去游夜市。

今晚确实很热闹,到处张灯结彩的,好些孩子在街上跑着玩儿,后面的家长追着唤。

“嘉嘉,你得紧跟着我们,不要走丢了,小心拍花子的。”周颐看着这些小孩儿到处乱窜却有些担心,忍不住嘱咐周嘉。

周嘉听了,炯炯有神:“哥,你担心的太过了吧,我都十岁了,谁家拍花子的会拍我这样的啊!”

周颐听了,一阵哑然,摸了摸周嘉的头:“是啊,一转眼我们嘉嘉都十岁了,时间真是快啊!”

“哥,我觉得时间过的太慢了呢,要是我再长快一点儿,就可以帮你的忙了。”周嘉却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说道。

周颐被他这话逗笑,“你还是慢点儿长吧,长大了就没小时候好玩儿了。”长大要背负的东西太多了。

周嘉撅了撅罪:“哥,我又不是给你玩儿的!”

周老二和王艳在后面听着两兄弟的对话,都笑开了脸,两个孩子关系好,以后就可以守望相助,他们做父母的自然欣慰。

周颐听了,笑着又摸了摸周嘉的头。

说冤家路窄真是一点儿都不假,周颐带着一家人逛了几条街正准备回去的时候,迎面却碰到了张廷兴。

看他身边的几人好像也是他们那一个圈子的。

张廷兴一看见周颐就仿佛见了鬼一样。那天回去后,他爹把他绑在大厅整整抽了好几十鞭,现在身上的伤痕都没有消退的迹象。

现在一见到周颐,张廷兴就觉得自己身上的伤疤在隐隐做疼。

周颐见着张廷兴,像没事人一样,笑眯眯的给张廷兴打了招呼:“张小公爷。”

但张廷兴实在被周颐搞怕了,现在一见周颐就觉得背后直冒凉气,他生怕又着了周颐的道,只谨慎的看着周颐,嘴巴闭的像蚌壳。

周颐见张廷兴一脸的防备,不禁失笑,算了,说起来这家伙确实有些倒霉,脑子不好使,未婚妻又莫名其妙对别人(也就是他)表白,想找他一点儿麻烦吧,反倒被糊弄着跳进了一个大坑。

仔细一想,人家确实有不待见他的理由。

周颐对张廷兴笑笑,带着家人从他们身边走过。

擦肩而过的时候,张廷兴呼吸都屏住了,总觉得周颐随时会伸出长长的舌头,将他卷吧卷吧给吃了。

直到周颐的身影走出老远,张廷兴才重重的呼了口气,觉得总算活过来了。

他旁边的人见张廷兴这样子,一脸的疑惑:“你不是吧,张兄,那人是谁啊,我怎么看你好像很怕他的样子?”

张廷兴还未说话,旁边就有人道:“那人是不是叫周颐啊,我听我爹说,他这阵子是皇上面前的红人呢,才十七岁就做到了三品官,我爹经常拿他和我做对比,说我是废物!”说起这个,这人就是一肚子的气。

“周……周颐,那不就是潘家小姐当中表白的那一个,张兄,这事你都忍得了?必须给他一个教训啊!”有人马上叫嚣道。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张廷兴便觉身上又隐隐作痛了,那天在御前,周颐三言两语就决定了他的生死,让他对周颐这个人已生出了恐惧,巴不得离得远远的。

有人见张廷兴的脸色不好,以为是不该提潘思的事,忙打了一个眼神,又生硬的岔开了话题,嘻嘻哈哈之后,这群人这才走了。

祈求节夜,周颐放开心怀带着家人好好游玩了一番。第二天又投入到了商业部的事情中。

现在大越时报已经划归到了商业部的下面,经过这两个月周颐有意识的铺开,大越时报已在大半个大越都开了分社,特别是哪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周颐更是下了大力气。

周颐也是为即将到来商业调整做准备。

除了这个,他还要掰开了揉碎了调教下属,毕竟他们之前对商业的事都不大通。

并不排除这里面有别人的探子,周颐也不可能全部和盘托出,只要这些人能做好他吩咐的事,不拖他后腿就行了。

一个月后,崇正帝的寿诞来临,不说与国同乐,但京城确实是要热闹一番的。

各国的使者也进了京。

可能是大越朝说了有意开放边贸的事,这次周边国家竟然只有少数几个没来。

使者进京的这天,倒真有点万邦来朝的意思。

崇正帝很高兴,毕竟过个生日,有这么多人来,他也很有面子啊。

礼部忙的晕头转向,不过发愁的并不只他一个

这次来的人空前的多,户部尚书却很为难,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为了显示大越的富有四海,但凡是拿了贺礼来的,大越就要成倍的赠送回去。咬紧了牙接济穷亲戚,反正就是要打肿脸充胖子。

大办这个寿诞本就花了不少,现在还要愁回礼的事情,户部尚书差点把一把胡子给揪秃噜了。

不知怎的,他竟找到周颐说了这个烦恼,周颐回道:“不用回礼了。”说的斩钉截铁。

户部尚书陶狄华吃惊地看着他:“这不行啊,与礼不合啊!”

“哦,哪里就于礼不合了?难道我们大越的礼制还规定了必须要成倍的给别人回礼?”周颐反问。

“这……这倒是没有,不过以前都是这惯例啊!”陶狄华说道。

“陶大人,现在我们大越已比不得以往,特殊时期特别对待嘛,要是咱们自己富有,给他们三瓜俩枣的倒也无妨,但现在,咱们不是没有余粮嘛。这为了面子勒紧裤腰带的事

何必去做呢!”

“可万一这些人闹起来怎么办呢,他们都是野蛮人,压根就不懂什么礼仪!”周颐说的话有些糙,但不可否认,陶狄华还认同的,只是他另有担心。又

“呵呵,不会的,我们不是要和他们开边贸了吗,回礼再多,有哪儿比得上边贸的事情大。放心吧,陶大人,您可以去请示皇上,毕竟咱们做臣子的,万事都要以皇上为先。”

陶狄华只得点了点头。第二天早朝的时候,陶狄华果然向崇正帝禀报了这个困难。

朝廷上又是好一番争论,双方人数在五五开,各占一半,而且双反都说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