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1 / 2)

诗酒趁年华 我想吃肉 3167 字 2个月前

比起大舅子,颜肃之反而觉得这个女婿有时候更能明白他的思路。仔细一想,自己也笑了。山璞好歹也是山民头子,本族内部就是个“君”的存在,姜戎则不然,姜戎只是个“家长”而已,“臣”的想法还是挺重的。

颜肃之再问李彦,李彦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济阳与雍州相持,阮贼便能得闲,恐怕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休养生息。无论明公想做什么,都要快!”

颜肃之不再犹豫,直接盖了传国玉玺,发徼文剥夺了济阳方与阮梅方“附逆”的继承权。命姜戎返京,山璞跟着盯着,一块儿筛选人选,再“续绝嗣”。唐仪翁婿俩往临安去,再与颜孝之汇会,酌定临安的候选人。

到时候一汇总,再确定最终的方案。总之,不能让另外两家占了上风。

有姜、唐两家现在的当家人分赴两地,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论起来,两家都是全须全尾逃出来的,该带的东西一样没少带,文书典籍一类,在中央存档烧得差不多的时候,这几乎就是权威之一了。

颜神佑想了想,建新都的想法,还是顺口提了一下关于新都的想法。

他一开口,李彦忽然觉得心头一松,怪不得一直觉得有哪里不对。原来是她一直没怎么发言呢!

颜肃之却是大喜:“这个好!”他是一点也不想回旧京的,“我见旧京,便心如刀绞。”

颜神佑也跟着假哭:“我也是啊。”

众人一齐黑线,心说,你们这心灵不至于这么脆弱吧?

叶琛等人经了这些日子,心里倒也明白了几分。李彦也是不想回那个旧京的,点头道:“旧京宫室皆遭焚毁,重修不如另择福地重建。”

姜戎唐仪对旧京是很有感情的,但是一想到那里之凄凉,又有点不敢去看的意思了,也都沉默。最重要的是,姜戎在想:这一个两个都说不要旧京,这里面必有古怪,倒不好轻易反对,以免坏事。

这里面的古怪是极好理解的,颜肃大不留旧京,就是为了不被旧族掣肘。颜神佑另建新京,便是为了重盘根基。要不是昂州地方太偏,她宁愿扩建昂州城来当新都的。

无人反对,却也无法马上动手,一是人手不够,二是颜神佑选中的新京地址……它现在正在阮梅的地盘上。乃是一处北山面水,面前开阔的好地方。颜神佑选中它,一是它符合建城的要求,二是觉得这里的地型有点像长安。最重要的是,阮梅下手狠,把这里附近的旧族清得七零八落。

真是新都再合适不过的环境了!

李彦看了她一眼,心道,你怀孕了都不老实,看来这世上再没什么事儿能让你老实了!

心里也是支持的。口上却说:“趁着眼下还算太平,除开几位分赴两京之外,还须与益州那里联络。”

颜肃之正色道:“应该的,先移文至彼,探探口气罢。”

一时议毕,山璞与颜神佑回家,开始打包行李。颜神佑犹豫了一下,对山璞道:“能招多少兵马,你心里有底没有?”

山璞道:“二、三万总是有的,兵么,数目差不多时,还是精兵为要。太多了反而是累赘。”

颜神佑扳一扳指头,算了一回,道:“你有个数儿,招了三万人,落你手里能有一万就谢天谢地了。”

山璞笑道:“我省得。”看他媳妇儿的那些个提议,本来就是要权归朝廷的。怎么可能让一个人掌太多的兵马呢?

且不说什么制衡一类的事情,单是他手里的心腹,都支撑不了太多。南方缺这方面的人才,也是缺得厉害。还有一件事,他口上没说,心里却有计较,大不了左口袋移到右口袋,分些人来补入玄衣,倒好堵一些人的口。玄衣里上一回光复京城,倒有几个人表现得不错。

山璞整装毕,三日后便与姜戎、蒋峦同往旧京而去。蒋廷尉原本想趁着这休息的功夫给孙子相个亲什么的,一出了孝就结婚——实在是不想再等了。没想到孙子又被派出去了,蒋廷尉瞪着队伍扬起的尘土,久久没办法回神。

姜氏见山璞走了,也知道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不好埋怨颜肃之,只把女儿接回来居住。颜神佑一看家里除了她也没旁人了,痛快地答应了,将门一锁,依旧住回了旧时屋子里,上班还方便呢。

她开始酝酿着自己的大行动:不但州府里要用女官,还想试着,看昂州这里能不能出个女性的主事官,她还是比较看好颜静娴的。

☆、245·又一朵奇葩

颜静娴已经在州府给堂姐帮忙许久了,一应事务颇为熟练。颜神佑选她也是经过思考的,颜静娴没别人那么多的顾虑,实在是个打拼的好手。当然,构想能不能实现,还是要看颜静娴自己的意思。

比较起来,颜静娴不像是颜静媛的亲妹子,倒像是颜希真和颜神佑的亲妹妹。听了颜神佑问她:“你可愿意?”的时候,便一口答应了下来。颜神佑道:“你不用与家里商议?”因为颜静娴已经成婚,这个家里,说的就是她婆家了。霍白虽然不在家,可公婆还在,颜神佑担心霍家父母会有不同的想法。

颜静娴撇撇嘴,对颜神佑道:“凡事不过看值与不值罢了。要为了他们开心,断我生路,我何必委曲求全?”说着,又是一笑,“阿姊想,咱们日后是要看婆家脸色的人么?”

得,这位真是门儿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颜家是要自立的。颜神佑不用说,颜静娴也跑不了一个郡主之位。哪怕是现在,颜肃之也已经是摄政了。在法理上君臣有别乃是要压制长幼有序的。颜神佑颇觉怪异,正要跟她再次确认,心头忽地一动,问道:“你要什么?”

颜静娴也很明白,要论起心计手段,她是比不得两个堂姐的。虽然楚氏也是一样的教导,两位堂姐却比她多许多锻炼的机会,比不上也很正常。在这两位面前,小事儿可以逗趣打机锋,大事儿上头就甭卖弄小聪明了。便也直说了:“阿姐先前向伯父建言,外孙可承嗣?”

颜神佑一听即明,点头道:“你想要?不怕姐妹不睦?”哪怕是外孙承嗣,也是长幼有序。颜静媛排行在颜静娴这前,又已生下儿子,怎么看,都该是颜静媛的儿子得好处。至于过继之事,堂姐妹们都明白,以长辈昔日之怨,怕是不能够了。

颜静娴道:“不是我贪这个好处,我是不放心我那姐姐。天生性子又软又粘!别给她太多,让她自己作死了自己!”便将颜静媛的脾气一一剖明了给颜神佑听,“总想着割有余而补不足,好叫她眼前一片净光。看谁弱了,就觉得谁可怜,却不肯问因由!姐夫也是命苦,头前的妻子是那样,现在的又是这样!我怕她日子过得太顺了,儿子都有了前程,她又要胡乱替人当好人了。旁人不听她的,她亲生的儿子,孝道压下来,岂不要被她活活逼死么?”

颜神佑道:“毕竟是亲姐妹!也只有你会这般为她想了。”

颜静娴苦笑道:“你们都有大事要做,当今之势,瞬息万变,不值当再为她多操心的。谁叫我是她亲妹子呢?”

颜神佑道:“这事我定不下来,不过我应你,但能争,我为你争。可霍郎的意思,你问过么?孩子总不是你一个人的。”

颜静娴咬牙道:“用尽办法,我也须得劝得动他。”

颜神佑道:“那便无妨。你与我去见一见阿婆,与她老人家禀明才好。”

颜静娴道:“好。”

颜神佑心道,真是可惜了,她要不是生在三房,有这样的见识,一生必得快活不少。

楚氏依旧居于州府,近来颜神佑等人也忙,反不如以前与她见得多了。楚氏心内不免有怅然之感,好在有四房的女儿六娘承欢膝下,倒也颇解寂寞。更兼楚氏也被颜神佑拐去管了许多事务,生活也十分充实。

六娘正在做功课,楚氏不因旧族势颓而放松了对六娘谱牒之学的督促,反以“百足之足,死而不僵”,严令六娘必须记下有名之旧族。自己心下,却也怅然:旧族再想恢复荣光,也是不可能了。恰似那被阮梅占领挥霍过的京城,纵夺了回来,也是满目疮夷了。

颜神佑与颜静娴并不打搅六娘的功课,只向楚氏禀明了两人的计划。楚氏道:“你们长大了,也该自己拿主意了。”

颜神佑低声道:“还请阿婆给掌掌眼。我们怕太冒进,以致前功尽弃。”

楚氏道:“谁个也不是天生就什么都明白的,记着一条,给自己留一退路。其余的路,都要自己去试着走了。你想要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想不受挫,是不可能的。”

颜神佑受教。

楚氏又说:“你的想法很好,不过在诸贤眼里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在昂州州可行,在四州二京可行。日后想要推行,却是极难。离了这方水土,人心不向,又无士望,当慎之又慎。”

颜神佑道:“我明白的。不是在昂州,我也不敢提这个。如今也是机会难得,正要用着这个,跟那两边儿论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