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2)

诗酒趁年华 我想吃肉 3099 字 2个月前

颜孝之还要给家里孩子找老师,守孝要一守三年,家里的孩子都该长大了。三年之后回京,要么送进国子监,要么就要继续投入名师名下,这些都要有学问做基础的。

他带着孝,不要四处交际,但是亲舅舅、自己岳父等处还是要去的,一些关系近的姻亲比如姜、郁等处,也是要去的。他还意思意思地往赵家去了一回,除此之外就去给颜启扫个墓什么的。

就在京兆将要判决的时候,颜肃之打发了加急的文书到京里来——颜老娘死了!颜孝之不得不重新披麻戴孝去朝廷再报一回丧,他是承重孙,这工作就只能他来做了。

这回不用犹豫了,直接判了两处分宗,衙门里备了案。这件事情的意义是重大的,两家分宗,哪怕没出五服,这关系也要另算了。何况还有了这一条人命的仇?

颜孝之就在京里忙里忙外,接待了各种亲友先来给他道个恼,又派了子弟跟他回去致祭。朝廷里也果断将他袭爵那一套手续给办了下来,其实手续很快,从拟旨到备案不过一两天的功夫,只是那一套行头耗得久了点。

如今正好,派了使者,一是去吊问丧事,二是到颜氏坞堡去宣读继承文件。

不但有颜肃之的,还有柴氏、楚氏等人的。柴氏妻凭夫贵,便是公爵夫人了。楚氏正式晋级,合家称作“太夫人”。又命颜孝之具表,为其长子颜希贤奏请立为世子,是为爵主。【3】

颜孝之苦哈哈地道:“儿还须护送阿婆灵柩返京安葬哩……”

楚氏道:“这样,那便明春罢。是我有些急躁了。你且管待天使们用饭歇息,多与馈赠。”

颜孝之来回奔波,人瘦了老大一圈,脸都熬得有些青了,疲惫地答应了一声,又去应酬了。楚氏道:“且住一住。”

“?”

楚氏命人取了一支手杖来给他:“拿着这个出去。”

这一切,看到来吊唁的人眼里,觉得他真是个孝子贤孙,连逢哀丧形销骨立,“杖而后起”【4】。再看他的兄弟们,颜肃之见天往村子里跑,又要照顾老婆起夜,也是瘦得厉害。颜渊之初承事务,天天练兵,但是入手略慢,也很憔悴。

于是一齐都说楚氏教子有方,闻说颜孝之还要扶灵回京,都一齐说:“我们略停一停,一路与大郎就个伴儿,也好有个照应。”

颜肃之与颜渊之都要跟着去,被姜师劝住了:“太夫人犹在,你们都随着去了,叫太夫人如何呢?”他是奉命来看妹子,顺便吊唁来的。

他这一劝,旁人都说,对啊,这快要过年了,家里这些老弱妇孺不能没人照应,你俩留下来吧。

事情也就这么决定了。

当天晚些时候,姜师来见妹子,看姜氏只是怀孕辛苦,却是口角含笑的。可能是因为怀孕,脾气有些急躁,颜肃之也不恼,听她埋怨说颜肃之:“惯坏了我神佑。他还好突发奇想,孩子都是被他教坏了的。”姜师捏了两把冷汗,没想到颜肃之也笑着承认。

再看颜神佑,小脸儿红扑扑的……好吧,这个不像是个哀切的样子,不过,这只能证明孩子过得好呢。姜师果断将什么礼仪孝道扔一边,偏起了心来。又问颜肃之:“出了孝,有甚打算?”

颜肃之也不隐瞒,将计划说了,姜师道:“这却也不太难,你不承爵,是须……”攒些家底好养活老婆孩子。

姜氏又问了母亲的身体、大侄子的亲事等等,姜师都回答了。直说到掌灯用饭,这才停了下来。

第二日,颜肃之与颜渊之送这一行人往京里去。直送出二十里,才被颜孝之打发了回来。

————————————————————————————————

颜肃之因家中又有白事,往村中去便少,直接回来奔书房去研究农田水利问题了。颜神佑背了一回书,悄悄溜去找他。不知道为什么,她直觉的认为,有些问题,顶好不要问姜氏,但是却可以问颜肃之。

尤其她这回的问题比较惊悚:“阿婆为什么要养活三妹妹呢?四妹妹、五妹妹我能明白。可三妹妹……阿婆,不像是会很关心的呢。”

颜肃之被这么恐怖的问题问得一噎,完蛋了,萌莉离我越来越远了!

颜肃之捶捶胸口,才说:“一、二年间,死了四口人,不是什么好事!不能再多死人啦!”

“啥?”还在乎这一个吗?

颜肃之只好说得再明白一点:“无事何必再多造杀孽?”吃多了撑的吗?“这般赶尽杀绝,戾气太盛,不好。说出去也不好听,做出来也引猜测。再者,如今诸事顺利,不必再生事端。小小孩童,又不曾犯什么死罪,哪有那么心狠的事情?你阿婆做事虽然,呃,厉害,还是有分寸的。不到那个份上,便不要做得过分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颜神佑有些半懂不懂的,还是记下了颜肃之的逻辑,准备回去好好参悟。又有点惭愧,这回是她小心之心度了君子之腹了。

作者有话要说:【1】承重孙,并不是所有的嫡长孙,而是指,在祖父母的丧事上,父亲已经死了的嫡长孙。这个时候,他要代他的父亲守孝。

【2】尚书令不是尚书,尚书令出现得比较早,但是跟后来的尚书不是一个事儿。他管的事儿比较杂。

【3】爵主,《野获编·勋戚·爵主兵主》:“凡公侯伯家,最尊嫡长,其承袭世封者,举宗呼为爵主。”

【4】“杖而后起”,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最后解释一下“天使”,是指皇帝的使者,或者是朝廷的使者,不是西方那种鸟人。

☆、57·小弟弟来啦

颜神佑在颜肃之那里又听了一脑门儿的“土著人思想解剖”,有待回去进一步消化。她如今对于不思想上有代沟的某些本地做法,如今是采取“即使不理解,也先记下来,到时候依样画葫芦”的策略的。事情证明,在生活的很多细节上,还是楚氏这样的土著的经验比较有可行性。

问完了颜静姝的事情,知道这个党建没脸才能生命危险之后,颜神佑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情。组织了一下语言,用试探的口气问道:“那……阿爹,我看过书上写的,大伯父这个样子,算是太婆的承重孙……他的孝期要怎么算呢?”

颜孝之道:“既然是承重孙,自然是要子代父职啦。”

颜神佑跺一跺脚:“我不是说那个啦,我是想问,大伯是要服三年,还是服六年呢?”这一直是困扰穿越人士的一大苦恼。哪怕处在这个环境下,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要怎么办呢。

颜肃之一怔,不由深思了起来。如今守孝已经不像开始的时候那么严格了,就像他们家,颜启死了,过了五七,他就不再睡草席了。这孝道、礼教在执行方面,也产生了很多“便宜行事”的做法。颜孝之这个么——

颜肃之对着女儿的眼睛,慢慢地道:“这要看三年过后,还用不用守孝。”

这话说的,乍一听像是废话。颜神佑仔细想了一想,很快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如果需要跳出来争权夺利,那就搞并连线路;如果需要再韬光养晦,那就搞串连线路”么?

颜肃之忍不住道:“你明白了?”

“嗯。”颜神佑大力地点头,还奉送一枚特别甜的萌萝笑。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考试得了双百,回来跟亲爹讨赏的小学生。

颜肃之道:“你明白什么了?”

“需要做官,就守三年;要避风浪,就守六年呗……阿爹?怎……么……了……”颜神佑越说到最后,声音就越轻,语气就越迟疑。她看到颜肃之的脸,搞出了一副便秘的表情。